監所關注小組今(10/8)天來到了台中曉明女中,小組成員陳惠敏以「關注監所,人權行動」為主題,和選修「『正義』的思辨之旅」課程的高一同學們,運用兩堂課100分鐘的時間,仔細分享監所的現況及目前的亟待解決和長期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還有為什麼我們必需要進行監獄改革,監獄改革又有多麼地難以進行社會溝通等。 監所關注小組成立的目標,就是要消滅監所,讓監所無人可關,不得不關閉。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就必需要使得教化及在監所內所宣稱的再社會化得以奏效,我們面對問題還非常多,監所目前面對的五大關鍵議題,就包括了:
硬體設備仍有諸多亟待改善。雖近年已多有改、增建,超收問題看似得以緩解,但仍有其他(例如用水等)問題待處理。
把不適當的人放在不適當的地方。在監所內除了藥癮者外,酒癮者的戒斷症狀也具高度風險。藥酒癮者需要的究竟是監禁?抑或進入醫療院所進行治療?
重回社會的「勞動」進退失衡。委託作業(多為低技能)和自營作業(較多可培養一技之長)的參與人數相差甚遠,所能得到的作業金亦然。這是否能提供足夠的「回到社會」的勞動訓練,大有疑問。
作為一個勞動現場,監所整體的環境日益惡化。不僅戒護人力,包括近年法務部以「勞力承攬」方式招募其他領域專業人才,皆顯有未妥。
未被剝奪而實質失去的公民權,增加社會賦歸的門檻。許多收容人並未被剝奪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但仍因行政操作困難而被剝奪。
我們所提出來的建議是:
監所超收狀況仍須改善
飲用水應定期公開檢測報告
空間應持續改進為通用設計
落實個別處遇計畫
監所醫療照顧上首應增加醫事人員比例
整合內部個別處遇計畫及外部資源,與外部資源合作建立就業管道
施用毒品入監者,因無犯罪被害人,不應收取犯罪被害人補償金
不應將收容人依級別可支用金額差異作為控制手段
收容人作業金收入差異懸殊,應重新檢討
落實法律諮詢服務
增加監所正式編制專業輔導人員
役監的選擇標準及監外作業保險議題
恢復收容人在監公民權,為重返社會作準備
今天課後有同學馬上趨前表示,想要加入當志工,很令人興奮。小組期待在全國各地都能集結有意願協助監改的朋友們,一起來動手做。比較可惜的是今天時間太短,分享和問答的時間不夠,希望下次還有機會能和曉明女中的同學們一起來「討論監所」。
感謝授課教師——陳老師及張老師的邀請。10/28中午,我們將繼續到台南新營的南光中學,和公民科老師們有三小時的討論。
歡迎想理解監改議題,一起開始關注、行動的學校、社群們,可以和小組聯繫,我們很樂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努力!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