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上層

【關我什麼事?第五期電子報】夏日線上系列課程(第一屆關注監所高中線上營隊)紀實/主編:詹馥榕


上課了,總召開講


文/詹馥榕(夏日線上系列課程總召)



今(2021)年夏天小組原訂要舉辦第一屆監所關注營,用高中生營隊的方式推廣監所議題給更多學生們,於是開始和幾位志工夥伴開會籌備,在反覆修改討論中跌跌撞撞地把營隊雕琢成型。殊不知,又被突發的疫情殺得我們措手不及。於是,夏日線上系列課程就這麼地誕生了。儘管日趨嚴峻的疫情讓許多活動迫不得已地取消,但是監所議題的推廣才不會因此消逝,防疫在家的日子不會空白,就讓監所關注小組用線上課程來填滿大家的生活吧!


從7月20日始業式到8月3日結業式,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線上課程,內容涵蓋從青少年犯罪、矯治、監所議題、假釋困境,到收容人、更生人的對談等等,以監所為中心,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面向去探討監所的議題,讓更多學生、有興趣的人們有機會更了解這些需要被看見的角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八堂課程的內容吧!



7/20(二)15:00-18:00 紀錄片《壞孩子》&映後座談


「你們不要以為把我們關起來,我們就死掉了。We are alive.」

《壞孩子》紀錄片描述的是在日本、香港、澳門三地感化院的青少年們的故事,有別於具一定劇情的循序推進,《壞孩子》片中素材多為導演游靜放手讓孩子們拍攝的畫面,無刻意的情緒烘托,卻萬分寫實。這群青少年們透過鏡頭互相拍攝,分別述說著感化院裡的生活、他們的夢想、喜歡什麼樣的人事物......。

這次的課堂我們也特別邀請到拍攝紀錄片的導演游靜,來跟我們分享她拍攝《壞孩子》時所看到、感受到的種種事物,以及她所選擇用這些不同於其他的拍攝手法、剪接片段等等,就如同導演所說的,這是一部與這些少男少女們合作出來的作品,述說的正是他們的生活紀實,也是他們的青春。

用《壞孩子》紀錄片做為線上課程的正式開頭,是希望讓參加的高中生們用最直接的視覺跟聽覺來感受看看,這些年紀與他們相仿的感化院裡的青少年們,真的如同他們所想像的嗎?


7/22(四)19:00-21:00 監所議題講座


監所關鍵議題講座由小組理事長陳惠敏老師親自上陣來分享,做為長期關注監所議題的人,究竟監所中有多少我們知道或不知道的困境與問題呢?監所從來都不是單一的問題,它包含了司法處置、社會看待、行政處遇等各種子議題,看見這些問題之前,最重要的是先看見監所。許多人對犯罪的關心到司法判決結束就嘎然而止,但後續進入監所後的情況,往往也是各種問題併發的地方。

於是本次的講座主要針對假釋、勞作金、受刑人投票權、累進處遇制度、戒護外醫的權利、戒護人力、出監後的生活等呈現問題的面貌,試圖讓參與者了解與思考,監所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又是為何而設立?我們又該如何面對社會上對監所、收容人們的偏見?希望我們能持續深入了解監所的各個樣態,並在試圖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時,也幫助其他人一同前行,使他人的獨立也成為可能。

7/27(二)14:00-17:00 通信計畫經驗分享會


線上課程的第三堂課,我們來說說「通信」吧!初步了解監所議題之後,該怎麼做,才能最簡單也最直接地跨過監所的高牆,更了解監所裡的生活呢?通信計畫是小組其中一個長期計畫,招募了許多志工們,用文字、用語句,和監所裡的同學們取得聯繫。在如今聯繫彼此都透過手機、電腦的時代,再次提起筆,是為了把信寄去一個或許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去到的地方,因為那裡,有需要我們的人,正在等著一封一封的信,帶著他們一窺外面的世界。

本堂課由兩位大一升大二的隊輔(禹瑄、光潁)規劃主持,並邀請到三位參與通信計畫的高中生志工們來分享。幾位講者輪流分享對這個計畫的想法、遇到的困境,以及從未預料到的新發現等等,氣氛雖然輕鬆,但卻不難發現這些微小的經驗改變了志工也影響了監所裡的同學們。

「不行停下來,我們會一直繼續下去的,這就是通信計畫最初也是最終的目標。」


7/27(二)19:00-21:00 少年矯正教育講座


「台灣需要自己的矯正教育。」這是刑法學者李茂生提出了數十年的沉重呼籲。進入到課程更深的部分,這堂課以少年矯正教育為主題,試圖讓參與者更清楚地了解少年司法的處遇過程。一般來說,少年司法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接觸到的一個領域,許多時候為了保護青少年們,司法處理程序並不總是廣開大門,也特別為此設計了許多特殊的制度來處理少年事件。因此,討論少年矯正議題的第一步,就由兩位講者(嘉弘、昱翔)帶著大家了解少年事件的司法處遇過程,再進一步討論所謂「矯正教育」所涉及的問題,如學生的特殊需求、矯正機關的師資等等。

本場次開放許多民眾參與,其中也包含了許多實務工作者,在課程中也都樂於跟高中生學員們分享許多實務上的經驗與遇到的困境,讓課堂不只是單一的給予,更多了許多不同的觀點與想法。期許所有對少年矯正教育感興趣的人能共同致力於這些議題,讓少年議題也能得到相當的重視與討論。

看更多⟶請見少年矯正教育


7/29(四)19:00-21:00 柯柏榮《記持開始食餌》新書講座

作為曾經兩次入獄的更生人,柯柏榮在這段不平凡的經歷中找到了他所熱愛的事情一一台語文學創作。從監獄裡寫到監獄外,柯柏榮把許多監所裡的生活寫進詩文裡,用字字鏗鏘有力的聲韻把幾千幾百個日子寫進去,串成一首首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我會用「充滿生命力」來形容柯柏榮的作品,以及他本人,一旦談起文學、談起那些他過往的經歷,他的眼睛總是散發光芒的,彷彿已經把跟監所有關的過往融進他的生命裡來,再帶著這些養分往接下來的日子走去。

這堂課中,談的不再是監所裡多沉重的議題,而是我們親眼看見一位走過監所的更生人,用另一種文學的角度去詮釋那些情感,讓柯柏榮不再單單是做為一位「監獄詩人」,而是「柯柏榮」。


7/31(六)14:00-17:00 收容人線上面對面&報導寫作

想進一步跟收容人們來場面對面的深入對談嗎?敬請期待本次課堂!本場次我們邀請到兩位收容人(羅大哥、姜大哥),來到現場與學員們分享在監所裡面的經歷與感受,而我們以採訪的方式,讓學員們化身為記者,對收容人們進行訪問,並根據訪問所得的資料撰寫出各組的報導文學。

從準備採訪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各組都準備了各式各樣的問題來詢問,而採訪的過程中,羅大哥與姜大哥也不吝嗇地分享了許多監所裡的事情,例如醫療待遇、累進處遇,以及他們自身的故事等等。用這些故事跟材料,小學員們會創作出什麼樣的報導文學呢?


7/31(六)19:00-21:00 不予假釋與判決評析講座

對於收容人來說,假釋是鼓勵收容人重返社會的動力,但假釋的路並不總是順遂無阻。小組針對假釋議題,在實質檢視裁判書之後,發現真正能進入實質審查的案件少之又少,大多因各種形式條件被擋在門外。於是本堂課程即以假釋為主題,將小組發現的問題面貌呈現給參加的學員與聽眾,讓更多人能夠瞭解到監所裡最真實的阻礙,一同來討論與關注。

課堂中,講者仁祥用各種有趣生動的比喻讓聽講者們能夠更加理解假釋的奧妙,分享許多資料與觀察,呈現最真實的問題面貌,進一步分析幾種可能的問題,如訴訟費用、起訴書狀程式、訴願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

本場次也有收容人一同參與,並分享許多關於監所內的感受,著實呈現了假釋議題對收容人們的重要程度。希望在發現這些不合理之處後,我們能多多關注假釋議題,別讓這些不合理的問題成為收容人們重返社會的阻礙。

看更多⟶請見不予假釋與判決評析


8/03(二)14:00-17:00 推理劇

什麼?線上課程沒玩到遊戲?那你肯定沒注意到這堂課!推理劇《ㄆㄢˋ》是由小組籌備志工們精心設計,參考許多真實事件改編出來的故事劇本,透過與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詢問與互動,讓學員們以偵探的身分進行調查,試圖拼湊出故事的原型......。

「少年林徹家境不好,跟家人相處不快,曾被判保護管束,之後更犯下了大案子,被送進少輔院。某天,林徹發現自己在醫院醒來,但他卻絲毫不記得自己為何在這裡......。」

各種不同性格的角色們,以及情節細膩的劇情,隊輔們帶著學員在虛擬的地圖中尋找各個角色與線索,好不容易拼湊出少年林徹的故事。究竟,為何林徹在醫院裡醒來,而他又經歷了什麼呢?


---

今年我們在線上共同完成了八堂課,希望明年生活能步上常軌,可以實體和大家一起上課。



Comments


57308700_441598233279935_520844969531932

監所關注小組

Prison Watch

bottom of page